例题:
1.DIC 患者最初常表现为
A. 少尿
B. 出血
C. 呼吸困难
D. 贫血
E. 嗜睡
正确答案:B
2.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是一种:
A.疾病
B.综合征
C.症状
D.病理过程
E.体征
正确答案:D
解析:
(1)机体的凝血功能:凝血系统主要由凝血因子组成,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,统称为凝血因子。其中组织因子来自组织,其他除Ca2+外,多数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,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。血小板直接参与凝血过程。
(2)机体的抗凝功能:抗凝系统包括细胞抗凝系统和体液抗凝系统。细胞抗凝系统指单核-吞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、组织因子、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。体液抗凝系统包括: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、以蛋白质C为主体的蛋白酶类抑制物质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(TFPI)。
(3)纤溶系统及其功能: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主要包括纤溶酶原、纤溶酶、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。纤溶系统作用: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,保证血流通畅;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。
(4)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、抗凝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:血管内皮细胞(VEC)的功能:
①产生各种生物活性物质;
②调节凝血与抗凝功能;
③调节纤溶系统功能;
④调节血管紧张度;
⑤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解;
⑥维持微循环的功能等。
2.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:
(1)凝血因子的异常。
(2)血浆中抗凝因子的异常。
(3)血浆中纤溶因子的异常。
(4)血细胞的异常。
(5)血管的异常。
3.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:
特点: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,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,大量促凝物质入血,凝血酶增加,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。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,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,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、休克、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。引起DIC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,其次为恶性肿瘤。
(责任编辑:赵一萌)